陜西舞臺燈光:
1.面光:自觀眾頂部正面投向舞臺的光,主要作用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臺基本光鋪染。它可以取得普遍的亮度,消除畫面中容易產生的“死角”。它還可以調整光比,增大或減小反差,以示均衡的作用,避免局部曝光不足。
2.耳光:位于臺口外兩側,斜投于舞臺的光,分為上下數層,主要輔助面光,增強面部照明,增加人物,景物的立體感。
3.柱光:自臺口內兩側投射的光,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兩側面照明,增加立體感、輪廓感。柱光是彌補面光、耳光的不足,選擇合適的燈具也可做為近距離的追光使用,另外在建筑臺口處隱藏一行效果燈,為臺內燈光效果提供更靈活的表現手段。
4.追光:自觀眾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,主要用于跟蹤演員扮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線,又用于掌管人,是舞臺藝術的特寫之筆,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。